莱巴金娜遭逆转,赛后回应云淡风轻,网友指出两大关键问题

发表时间:2025-08-08 18:36:11 浏览:0

WTA1000蒙特利尔站半决赛,前温网冠军莱巴金娜在首盘横扫、决胜盘手握发球胜赛局并拥有一个赛点的大好局面下,未能把握住胜利,最终以6-1 5-7 6-7(4)的比分惨遭加拿大本土外卡选手姆博科逆转,无缘决赛。这场失利,是莱巴金娜本赛季第五次在接近胜利时功亏一篑,其近期仿佛陷入到了“决胜盘崩盘”的魔咒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莱巴金娜本赛季第五次在优势局面下被翻盘:

1、蒙特利尔半决赛:决胜盘5-4错失发球胜赛局和赛点,以6-1 5-7 6-7(4)不敌姆博科;

2、华盛顿半决赛:次盘5-4错失发球胜赛局6-7(3)落败,最终在决胜盘抢七6-7(3)不敌费尔南德斯;

3、柏林1/4决赛:决胜盘抢七6-2错失4个赛点,连丢6分,最终以6-7(6) 6-3 6-7(6)不敌萨巴伦卡,这也是最惨烈的失利;

4、法网第四轮:首盘6-1强势获胜、次盘率先破2-0,最终以6-1 3-6 5-7不敌斯瓦泰克;

5、迪拜半决赛:决胜盘3-1领先后连丢5局,以4-6 6-4 3-6不敌安德列娃。


赛后,莱巴金娜的采访揭示了部分失利原因。当被问及在强势拿下首盘后是否预料到对手的反扑时,她坦言:“嗯,当然,我知道对手很强。有些球员经常需要时间来适应我的击球。我感觉每场比赛第一盘都很接近,所以一开始就表现不佳(指对手),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而对于最关键的决胜盘崩盘,莱巴金娜将矛头指向了发球,特别是关键时刻的一发哑火:“我认为她在这些关键时刻打得非常好。一发非常……对于我这边来说,我认为在这些关键时刻,我倾向于二发,这当然让我在回合中缺乏信心,因为我喜欢掌控局势。当然,我状态有点下滑,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一场非常激烈的比赛,就像一场大战。所以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她最终赢了,我认为她打得也非常好。”


这段话清晰地指出了她一直以来的技术痛点:在压力巨大的赛末点或关键分上,赖以生存的一发成功率骤降,被迫依赖威胁性较小的二发,这让她无法像往常一样主导进攻,反而陷入被动防守,信心受挫。技术统计也显示,在决胜盘后半段及抢七中,她的一发进球率和得分率显著下滑。

除了技术因素,蒙特利尔主场观众一边倒地支持本土球员也对前温网冠军带来了巨大挑战。姆博科每一次得分都引发山呼海啸,甚至莱巴金娜的失误有时也会引来欢呼。

对此,莱巴金娜显得无奈但理解:“是啊,那当然不好。在很多情况下,观众都会支持(本土)球员,但我想说的是,在这里从一开始就相当艰难。从我们打的第一场比赛开始我就感觉到了,尤其是在发球。就是这样。这是我预料到的,而且绝对不取决于我的发球或我犯了错误,或者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很明显,观众会为他们的球员欢呼。”


技术分析师马克·皮特森认为,当代网球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比拼,还有心理上的攻防战,就这点来看,莱巴金娜还需要磨炼。他点评道,“莱巴金娜的问题核心在于关键分发球的稳定性。当一发失灵,她的二发过于追求安全,落点浅、速度慢,极易被对手,特别是像姆博科这样擅长抢攻接发的选手抓住机会猛攻。这直接导致了回合中的被动。她需要在高压下依然敢于发出有质量、有角度的二发。”

这一方面是莱巴金娜固有的“技术痛点”,但不得不强调的是,心理上累积的压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连续多次在接近胜利时崩盘,这无疑会在心理上积累沉重的负担。它像一颗种子,在下次面临相似局面时就会发芽——‘上次我输了,这次会不会也一样?’ 这种自我怀疑会微妙地影响技术发挥,尤其是在需要绝对专注和勇气的发球环节。她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来打破这个循环。”一位网友如此点评道。


前不久,莱巴金娜的教练喊出“今年回世界第六,明年冲世界第一”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真的很熟悉,去年年终总决赛,莱巴金娜就喊出冲世界第一的口号。然而,在经历了与武科夫的八卦危机、团队的变换以及舆论风波后,莱巴金娜的排名一度跌出世界前十,这让人很难相信这句虚无缥缈的口号的重量。


蒙特利尔的失利,对于莱巴金娜而言,是苦涩的。一场本可拿下的胜利,因关键分发球的失准和在主场声浪下的微妙波动而溜走。这再次暴露了她迈向最顶尖行列所需克服的最后一道障碍——在重压之下的技术稳定性和心理韧性。莱巴金娜何时才能回归?她的“决胜盘魔咒”能否打破?这些都是未来赛季值得持续关注的焦点。(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陆小天)

相关阅读:大关逆转

新闻头条

  • 综合资讯
  • 综合视频